一、理論政策:
瞄準山東農村發展不足和鄉村人才短板,山東出臺《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若干措施》,重點圍繞鄉村人才的評價、培育、引進、激勵、保障、服務等方面,出臺了20條務實管用的新政策、新措施。尤其是在建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、實行鄉鎮專業技術人才直評直聘政策、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等方面,政策突破力度大,含金量高。
(一)問題表現
基層工作者晉升渠道單一,留在基層建設的相關人才存在“鍍金”的思想觀念,在農業生產中缺乏積極的主動性和創造性;推行農技推廣的專業隊伍建設不合理,實用型人才缺乏;大量的有一技之長的技術型人才外流,出現了空心化現象。
農業基層工作存在著經費不足、創新能力薄弱、基層農技推廣專業隊伍結構失調、農村實用型人才缺乏
(二)原因分析
1.城鄉發展不均衡。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,由于基層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及環境打造遠落后于鄉村,導致留在基層大展宏圖的人才隊伍遠遠少于城市,真正留在基層進行鄉村建設的人才少之又少。
2.機制不完善。鄉村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,各項社會保障體系及惠民并沒有在基層得到普及,相關的農技培訓等更多浮于表面,對于想在基層歷練的工作者而言,則產生被動逃離的思想。
3.未能形成合力。第一產業的發展涉及領域較廣,農、林、牧、漁等都有致富能人,但這些人才并沒有齊心協力,成為“合伙人”,導致一些有思想、懂技術的人紛紛外流,基層在建設和發展中就顯得捉襟見肘,面臨無人可用的尷尬。
(三)影響分析
1.能更好的培養基層干部,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。
2.能深度融合第一產業,實現產業向高端化延伸。
3.能縮小城鄉差距,吸引外出人員返鄉創業。
4.能更好促進新農村建設,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。
(四)提出對策
1.完善配套政策,優化基層環境
2.發掘本土人才,充實隊伍建設
3.創新評價機制,拓寬發展渠道
二、熱點案例
1.黑龍江富錦市培育本土人才。
為了更好的想鄉村文化得以傳承與發展,富錦市結合本地實際,充分挖掘鄉土文化,培養鄉土人才,組織魚骨畫設計師面向農村、農民免費傳授魚骨畫創作技巧,培育鄉土文化人才;根據當地實際情況,積極開展民俗文化旅游,選派數十名文藝輔導員和志愿者參與到文化工作的宣傳中,讓鄉村文化活起來,促進文化振興。
2.浙江開化:引進人才培育新渠道
為更好的激發農村發展的活力,讓人才在基層建設和發展中充分發揮作用,培養人才隊伍。開化縣在制定人才引進的過程中,建立村級能人庫、鄉級顧問庫,實施村干部素質提升工程,對相關的基層干部進行相關的農業技術培訓,并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基層進行實踐,真正做到“知行合一”。為更好的留住本地人才,在引進人才的過程中,實施開展開展“開商、開賢、開化人、開化學子”回歸計劃,拓寬人才的引進渠道,讓這些外出求學人才看到基層求賢若渴的相關政策及引入機制。
三、名人名言
1.治國經邦,人才為急。 ——孫中山
2.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。 ——孫中山
3.人才者,求之者愈出,置之則愈匱。 ——(清)魏源
4.人才難得又難知,就要愛惜人才,就要用人不疑!——周揚
5.國家用人,當以德為本,才藝為末?滴踅酱胁湃顺,各領風騷數百年。 ——趙翼
6.人既盡其才,則百事俱舉;百事舉矣,則富強不足謀也。——孫中山
7.公司最大資產并不是擁有龐大的成功,不是靠理論,不是靠計劃,也不是國家政策,而是人,只有人才能使企業獲得成功。
——(日)盛田昭夫
8.教之、養之、取之、任之,有一非其道,則足以敗亂天下之人才。
——王安石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真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